祭祀敖包简介

2019-04-27
来源:太仆寺旗旅游网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意是“石堆“, “堆子”。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堆成。主体敖包的底层中还放置了五金、五谷、五帛、五宝等实物。

敖包,最初起到路标和分界线的作用。茫茫草原像大海一样辽阔,分不清方向和边界。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宛如大海上的灯塔,这就是敖包的最初由来。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又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

timg (5).jpg

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在敖包顶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玛尼杆”,挂着部落的旗帜和风马旗。从远处看,真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称,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的人家还有自己的“家敖包”。敖包的数目不尽相等,有的是单独一个,有的是7个或13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人们出门远行,凡路过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以求吉祥。蒙古族敖包种类繁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地区性集会的盟级敖包(楚古拉干敖包),旗级敖包(和硕敖包),苏木级敖包(苏木敖包)

timg (4).jpg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 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为堆,视之为神”。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起来的,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timg (6).jpg

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历史很悠久。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动,蒙古族牧民举行规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动。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在举行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唱歌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并开怀畅饮,尽兴狂欢。其间,老年人要取出圣水给畜群洒注;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溜出,登山游玩,相互追逐,谈情说爱,约订终身。著名的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中所唱的,就是这种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

timg (7).jpg

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血祭,即宰杀壮牛肥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灵。二是洒祭,就是“洒注礼”,即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到了近代,还增加了白酒、点心等祭物。三是火祭,即在敖包前堆干树枝或干牛马羊粪点燃,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把全羊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越好,因为这象征家族各业兴旺。

游客体验祭祀敖包简单步骤,手持祭祀哈达,顺时针围着敖包转三圈,把风马纸撒在敖包上,转完三圈许下愿望,把哈达系在敖包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