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宝日浩特古城和金界壕遗址充分体现了太仆寺旗悠久的蒙元文化。
太仆寺旗宝日浩特古城遗址
近日在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新发现一处元代古城遗址。今年年初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宝日浩特元代古城遗址。今年相继发现的这两处元代古城,都处于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的西部,是当时元上都到元大都(北京)的重要驿站城镇。
据介绍,新发现的古城遗址位于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海日图嘎查乌日特敖包西约3公里处。这座古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均为333米,城墙残高1.5—3米。西墙开1门,东墙开2门,两个东城门之间相距50米,均无瓮城。城内地表发现大量的罐、缸、碗等陶瓷残片。古城的具体性质,尚需进一步探考。
考古工作者在贡宝拉格苏木发现了宝日浩特元代古城遗址。因距离元宝昌州故址(今河北沽源县九连城古城)较近,位于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的驿道西路,专家推测该古城可能为一处元代驿站城镇。
宝日浩特元代古城城墙为黄土板筑,外侧包砌石片,有南、西两个城门,外设瓮城。因古城外部包砌的石片为当地所产紫红色石材,当地人称其为宝日浩特,意为“紫城”。
太仆寺旗金界壕
金界壕也称金长城,老百姓称秦始皇三道边、边墙、成吉思汗边墙,历史上也称界墙。在太仆寺旗谚语里曾有三道边外少有人,黑色土地难耕耘,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带在过去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们历史上的金国修筑了工程浩大的金界壕。
金界壕绵延万里,在宝昌镇南20公路处,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太仆寺旗,在太仆寺旗境内有近百公里。
金界壕全系夯土筑成,墙外(北边)曾挖有壕沟,还有壕堑、界堤、壕堡、边堡等设施。壕宽8—10米,深4—5米,从壕堑底部到主堤顶部,高达10—13米。在金界壕南,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座屯兵的古城遗址,这是金王朝兴建的最大的防御工程。
野狐岭战役后,这座耗资巨大的万里金界壕也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逐渐变成一条断续不全的遗迹。
元上都的设计师刘秉忠从大都到上都,途经昌州北金界壕遗址,看到其荒凉败落之景象,有感而发:“地老天荒雪亦苍,车声轧轧转羊肠。短衣篷鬓沙陀路,一岁三番过界墙。”